石泉县池河镇搬迁社区全貌
一、以保面积稳产量为基础,坚决守牢粮食安全底线
安康立地条件差,粮食自给率不到70%,蔬菜自给率仅40%,粮食年均缺口44万吨左右,切实稳定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生产能力并不断提高自给率,全力确保粮食安全,是做好“三农”工作的首要任务。作为粮食主销区,近年来安康市制定出台《稳定粮食生产保障粮食安全十条措施》等系列政策性文件,坚持把稳面积、稳产量和稳耕地保有量纳入各级党委、政府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和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全力确保333万亩粮食播种面积不打折扣、77万吨粮食颗粒归仓,连续多年在全省粮食安全考核中位居第一方阵。
一是牢牢守住耕地红线。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严格落实“长牙齿”耕地保护硬措施,落实落细最严格的永久基本农田保护、耕地占补平衡和耕地生态保护责任制度,常态化开展撂荒地综合整治,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科学细化耕地利用优先序,划足划优永久基本农田保障粮食生产,积极引导鼓励利用非耕地种粮并给予奖补,切实守牢粮食生产安全底线。同时,统筹利用农田水利水保、高标准农田和“巩固衔接”等项目建设高标准农田110万亩,划定基本农田168万亩,加大“小变大、坡改梯、旱改水”力度,大力提升以骨干水源、渠系配套、喷灌设施等为重点的抗旱减灾能力,力促田成方、路相通、渠相连、旱能灌、涝能排,努力改变靠天吃饭的现状,真正实现旱涝保收、高产稳产。面对2022年夏秋罕见的长时间持续高温干旱,迅速行动、主动作为,先后组织开展三次高性能飞机和地面火箭增雨作业,有效缓解旱情,保障秋粮生产,预计2022年粮食产量78.2万吨,实现了大灾之年粮食生产平稳增长目标。
二是着力保护种质资源。持续深化与中科院、中国农科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科研院校合作,共选育审定主要农作物新品种6个,其中水稻、玉米、油菜良种推广率达98%以上。同时,围绕农业特色优势产业抓良种繁育,培育出“陕茶一号”“秦魔1号”“安魔128”和紫仁核桃、串串核桃、米核桃等地方良种,“安魔128”获国家植物新品种权认定,“安康富硒茶”成功注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并入选中国农业品牌目录,连续3年位列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百强榜第20位、陕西第1位。魔芋开发出60多种产品,综合产值达百亿元。花鲢、白鲢、钱鱼等成为“安康汉水鱼”特有品种,基本实现良种繁育示范园县区全覆盖,2家渔业企业纳入国家淡水水产种质资源库。生猪产业建立了以阳晨集团等为核心支撑的良种繁育体系,育种技术和种猪品质全国领先,并形成了以标准化工厂养殖为主、林下养殖和传统养殖为辅、“猪沼园”生态循环的发展格局,年饲养量稳定在300万头左右。这些种质资源已成为加速安康农业现代化进程、保障粮食等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关键支撑。
三是育强做大产粮主体。把粮油生产纳入“巩固衔接”重点产业支持范围,统筹整合项目资金,支持引导各类工商资本、返乡能人、高素质农民和市场主体通过土地流转等方式,积极参与粮食规模化生产经营,按照一个村至少培育一个粮食生产经营主体,建设一个粮食规模化示范点、配备一名技术员的思路,依托重点镇、重点村和种粮大户,引导农业园区、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为重点的各类主体参与粮食生产,开展重点粮油作物百亩示范点、千亩示范园高产创建,促进粮食生产向适度规模经营转变。同时,围绕实施粮食规模化生产经营三年行动,大力支持发展粮食社会化服务组织,通过开展代育代耕、代种代管、代收代烘、代储代销等社会化服务,建立完善企业自营、合作经营和全程托管等模式,鼓励经营主体通过“合作社+农户”模式开展粮食订单生产,形成利益共享的粮食产业化分工格局,并大力推广水肥一体化、全程机械化、有机肥替代等节本增效技术,着力打造“安康富硒有机粮油”品牌,提升粮食生产产业化、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水平和综合效益。
四是增强农民种粮积极性。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关键要让农民种粮有钱可挣。近年来,安康市不断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全面落实种粮补贴、最低收购价和扩大完全成本保险等强农惠农政策,兑付耕地地力保护补贴1.78亿元、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0.58亿元,同步配置农业保险资金0.8亿元。在中央和省上补贴的基础上,2022年全市年度筹资2亿多元专项用于粮食生产奖补,极大保护和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针对传统农业经营模式效益较低,特别是近几年农民种粮成本增加、效益不高的实际,在平利县试点探索撂荒地治理机制,利用专项资金支持粮食生产,并建立“投入总量不断增加”的惠农长效机制,加大高标准农田建设力度,不断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集约经营水平,促进农田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带动广大小农户多种粮种好粮,共同为国家粮食安全贡献力量。平利县大贵镇嘉峪寺村“小田变大田”的做法被新华社专题报道。
二、强化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安康曾属秦巴集中连片特困区核心区,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后,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让脱贫基础更稳固、成效更可持续,是当前“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其艰巨性丝毫不亚于脱贫攻坚战。防因灾和因病返贫,是安康目前防返贫的重点,这就要求抢抓5年过渡期政策机遇,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落地落细“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措施,持续用力抓好易地搬迁后续扶持,着力加强防灾减灾能力建设,深入实施好健康安康工程,真正筑牢防返贫、抓发展、促振兴的根基。
一是持续强化动态监测帮扶。进一步健全落实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夯实县级统筹、镇办主责、部门专责、行业协同“四个责任”,建立完善双向闭环、快速发现、交办落实、研判帮扶、督导问责“五项机制”,着力推进工作联动、信息联通、风险联销、问题联纠,确保监测帮扶落地见效。在全省率先建成覆盖全市所有农村人口的动态监测和帮扶大数据平台,完善镇、村、组三级监测网络体系,对全市247万农村人口进行全覆盖信息监测,全过程监测收入支出、“两不愁三保障”、安全饮水等重要指标变化情况,切实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纳入全市三类监测对象的21792户、70164人,已累计消除风险13375户、43872人。同时,充分发挥镇村“四支队伍”和“网格员”作用,切实强化实地排查、网络筛查和电话抽查等常态化预警监测,确保符合条件的对象第一时间应纳尽纳、应帮尽帮、应兜尽兜,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
二是抓好易地搬迁后续扶持。安康易地搬迁93.78万人、占全市总人口近三分之一。做好搬迁群众后续扶持关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大局。安康市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乐业才能安居”的殷殷嘱托,坚持把做好易地搬迁后续扶持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成果的重要任务,以构建基层组织、产业就业、权益保障、公共服务、社区治理“五大体系”为重点,大力推广“山上建园区、山下建社区、社区办工厂、农民变工人”模式,深入实施“六大乐业工程”和“六小暖心工程”,持续提升易地搬迁后扶实效,全市累计建成各类农业园区1530个,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90家,回引4万名在外创业成功人士、优秀青年返乡兴办2.86万个经济实体,吸纳10万名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发布实施《易地扶贫搬迁社区管理服务规范》,强化“六项安居措施”,稳妥有序推进“和美乡村”建设试点,全面提升社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同时,加强水土流失、地灾隐患治理和防洪保安设施建设,深入实施农房提升工程,启动新一轮避灾移民搬迁,从根本上解决好“山地危居、人住危房”问题。
三是突出防范因病因残致贫返贫工作。目前,全市监测对象中,因病纳入的8487户、28264人,因残纳入的1738户、5274人,分别占监测对象的40.2%和7.5%,一部分监测对象二者同时兼有,除疾病治愈、收入稳定可消除风险外,仍有相当一部分特殊困难家庭需要格外关注和大力帮扶。全市上下认真落实《防止因灾因疫返贫致贫十六条措施》,持续加大“一对一”精准帮扶力度,对排查出的大病患者全部及时开展救治,对脱贫群众参保落实资助,对需临时救助的实施临时救助,全面消除因病因残致贫返贫风险。在落实“三重保障”的基础上,各县(市、区)积极筹集专项资金设立“防贫保”,出台防止因病返贫专项救助办法,真正筑牢因病返贫防线。精准开展助残扶残行动,中残联和国家乡村振兴局在安康召开现场会,本市巩固拓展残疾人脱贫攻坚成果经验做法在全国推广。同时,加强农村地区疫情防控和灾后恢复重建进度,有效防范和化解了因灾因疫返贫致贫风险。
三、推动农业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农民稳定增收致富
安康地处秦巴腹地,北依秦岭、南靠巴山,“九山半水半分田”“两山夹一川”的地形地貌和“十年九灾”是安康农业发展面临的现实制约。安康利用资源禀赋和生产条件,坚持产业就业创业并重,开发农业多种功能和乡村多元价值,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多向发力促进农民增收,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蓄势赋能。
一是因地制宜提升产业。以“产业振兴”为抓手强化现代农业,坚持“产业支撑、园区承载、龙头引领、品牌提效、改革驱动”的产业融合发展思路,合理规划布局产业发展,推进产业配套支持政策落实落细,促进一二三产融合、长中短结合,深入实施脱贫地区特色产业提升行动,积极强化现代农业科技利用和装备支撑,大力推动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等优质生产要素向特色产业聚集。生猪、茶叶、魔芋、核桃、渔业、蚕桑等六大主导产业规模效益实现双增,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稳步前进,“一县一业”“一镇一特”“一村一品”格局加速形成,千亿富硒产业集群建设初见成效。
二是完善创业就业帮扶。大力发展“归雁经济”,累计投放脱贫人口小额信贷70.24亿元、信贷余额26.18亿元,贷款增量及存量居全省第一。细化完善“十二条”稳岗就业措施,统筹推进外出转移就业和就地就近就业,全面推广白河“四百工程”模式,有效降低疫情不利影响,实现脱贫人口务工就业37.45万人。聚力推广“总部园区+新社区工厂+家庭工坊”模式,大力发展新社区工厂,统筹解决用工、用房、物流、人才等问题,全市在营1033家新社区工厂吸纳就业3.4万人。同时,强化产业增收不足就业补、就业不足公益岗补、公益岗不足兜底保障补的“组合拳”,构建稳定增收长效机制,不断拓宽群众增收致富渠道。2022年年前三季度,全市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6.7%,增速位居全省第一。
三是持续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不断深化“三变改革”“三联共建”,出台《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办法》和《支持村级组织采取以工代赈方式承接农村小型工程项目的指导意见》,鼓励支持村集体领办创办、合作兴办经营实体和承接农村小型工程项目建设,加快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着力打造乡村产业振兴“新引擎”,集体经济“空壳村”在全省率先“清零”,不断增强带动共同富裕的能力和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制定《安康市消除集体经济收益5万元以下薄弱村攻坚行动实施方案》,启动实施村集体经济“消薄”行动,持续提升薄弱村、壮大一般村、做强富裕村,确保年底前全部消除“薄弱村”,切实增强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目前全市村集体经济收入达5万元以上村1632个,消除薄弱村占比达91.6%,其中50万元以上村52个。